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公告栏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南方金融
创办日期:1979年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刊期:月刊
电话:020-81322301
Email:scf@nfjr.gd.cn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479/F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9041

期刊介绍

   建设中...

2025年02期

气候金融风险的传染机制与政策应对——基于金融加速器的模拟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课题组 ;张奎;

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创新构建一个综合考虑企业贷款违约风险和银行内部风险的BGG-GK混合金融加速器,分析气候变化加剧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风险的作用机制,揭示气候金融风险在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传染路径。主要结论:第一,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低碳转型冲击增加了宏观经济波动和金融体系风险防控的压力。第二,在金融加速器的作用下,气候变化对企业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影响存在循环反馈、叠加放大的特性,进而导致信贷收缩、违约率上升以及银行净资产和资本充足率下降。第三,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冲击,提高绿色贷款占比、扩大财政支出、增加再贷款在政策调控效果上各有所长,同时也各有短板,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配合能够在实现防风险目标的同时兼顾稳增长、促转型,实现经济社会的帕累托改进。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制定和实施宏观调控政策,要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短期影响和长波冲击;建立气候风险评估和管控的跨部门协同机制,完善气候变化冲击下银行信贷收缩风险的长效应对机制,前瞻性地设立银行气候资本缓冲机制,减少单一政策的副作用,打好应对气候变化的宏观政策“组合拳”。

2025 年 02 期 No.582 ;
[下载次数: 4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数字金融影响城市绿色发展:与邻为善还是以邻为壑?——基于供需两侧的实证分析

赵霞;朱琪;胡苏敏;

构建包含多维主体在内的城市绿色发展综合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2年国内226个地级及以上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从供需两侧分析数字金融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绿色发展,提升创业活跃度和绿色消费水平是数字金融赋能城市绿色发展的两条重要作用渠道;第二,一个城市数字金融对相邻城市绿色发展具有负向溢出效应,表现出“以邻为壑”的特征;第三,一个城市数字金融通过降低相邻城市创业活跃度和绿色消费水平抑制相邻城市绿色发展。上述结论带来的启示:推动城市绿色转型,要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助力作用;要注重数字金融在不同城市间的协同发展,减少由于数字金融发展水平鸿沟对周边城市造成的负向溢出;要提高创业活跃度、促进绿色消费,优化数字金融促进绿色发展的传导机制。

2025 年 02 期 No.582 ;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数字赋能下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对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23SJZD065)的资助
[下载次数: 1,17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供应链金融与企业社会责任——来自中国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刘兴华;邹明;

基于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研究样本,采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供应链金融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机理及传导路径,研究发现:提升供应链金融水平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供应链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企业内控质量、提高媒体关注三条渠道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促进效应在制造业企业、大型企业及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为更好发挥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促进作用,要提升供应链智能化水平,加快供应链金融发展,促进企业间协作与社会责任履行;推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整合商流物流信息流,促进降低企业资金成本,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完善企业内控体系相关法规,探索供应链资金管理新模式,强化企业内控质量建设;建立监督机制与公众反馈平台,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作用,推动供应链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

2025 年 02 期 No.582 ; 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重点项目《数字经济赋能江西乡村产业振兴模式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YJ01)的资助
[下载次数: 1,94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城投债对民营企业融资的影响:挤出效应还是挤入效应?

吴华强;

基于2010-2022年县区级城市投资建设债券(以下简称“城投债”)数据与新三板民营企业财务数据,实证分析不同用途城投债发行扩大对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第一,用于投资、补充营运资金的城投债发行对民营企业债务同时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和挤入效应,而用于债务置换的城投债则并不存在这两类效应。第二,用于投资、补充营运资金的城投债发行,既通过占用有限的金融资源直接挤出民营企业融资,也通过促进经济增长间接挤入民营企业融资,总体净效应为正。第三,城投债的溢出效应在营商环境欠佳、地方金融发展水平偏低、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较小、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作用更为显著。第四,城投债对民营企业债务融资的挤出和挤入效应体现在融资数量上,对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此,在防止城投债过度扩张挤出民营企业债务融资、挫伤民营企业投融资积极性的同时,可以考虑通过债务置换增强地方政府和城投企业偿债能力,降低民营企业对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资金的获取门槛。

2025 年 02 期 No.582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金融系统流动性分层对企业融资的影响机制及其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1CJY034); 广州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评估研究》(项目编号:SL2022A04J01234)的资助
[下载次数: 46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下生育保险与商业保险合作机制研究

何丽新;胡鑫磊;

随着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提高、人口流动频繁化与就业模式多样化,传统生育保险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育高质量保障需求。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背景下,加强生育保险与商业保险合作,有助于优化保障人群、保障内容、保障水平,提升生育保障的公平可及性。实践表明,生育保险与商业保险可以采取风险分层、需求分化、收入分层和费用分担等形式,在服务外包、产品供给、共同开发等方面开展实质合作。我国亟需改变生育保险制度“重社保、轻商保”的格局,打通生育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合作通道。具体来说,应以需求分化为主要依据,发展“去劳动化”的普惠性生育保险和商业生育保险;加强生育保险与商业保险合作的法律保障、法律监管与法律救济,积极应对低生育率问题。

2025 年 02 期 No.582 ; 中央高校重大项目培育项目《普惠保险协同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2072019106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普惠保险对保险法的挑战及应对研究》(项目编号:22YJC820040)的资助
[下载次数: 563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2025 01
2024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2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22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21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20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9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8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7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6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5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4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2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1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10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09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08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07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06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05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04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0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02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01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2000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999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998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997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996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995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994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99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992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991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990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989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988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987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986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985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984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983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982 12 11 10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1981 61 60 59 58 57 56 55 54 53 52 51 50 49 48 47 46

气候转型风险何以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水平——来自中国238家银行机构的经验证据

王培辉;郝婧池;

基于2007-2022年我国238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气候转型风险对商业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气候转型风险显著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水平;气候政策不确定性和资产负债率的上升会加剧这一影响,而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则具有缓解作用;气候转型风险主要通过降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这一渠道提升商业银行风险水平;这一影响在股份制银行和东部地区银行中更为显著。上述研究结论带来的政策启示:要增强气候政策的连续性和可预期性,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引导商业银行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增强气候转型风险抵御能力;推动商业银行强化气候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实施差异化监管,重点提升股份制银行和东部地区银行的气候风险管理水平。

年 期 ;
[下载次数: 14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代际支持对中老年人商业养老保险投保决策的影响——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周海珍;宁政君;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实证分析经济支持、情感支持以及生活照料三个方面的子女代际支持对中老年人商业养老保险投保决策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并从子女数量、社会保障、养老态度以及不同区域等维度对该影响机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子女代际经济支持及情感支持对商业养老保险的购买决策以及参与程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子女代际生活照料的影响不显著;子女代际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通过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进而促进商业养老保险的投保决策;子女代际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对商业养老保险投保决策的正向影响在东部地区、多子女、父辈持有基本养老保险和父辈不期待子女养老的家庭中较为显著。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在全社会倡导加强家庭代际间的经济支持与相互交流,构建更为紧密、高效的社会代际关系,推动“互惠型”代际关系的构建与发展;引导保险公司针对不同的家庭结构和人群特征,设计多元化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针对不同收入群体设计更多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对积极投保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励,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

年 期 ;
[下载次数: 39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商业银行数据资产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

王虎;宋良荣;

基于2016-2022年中国65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法对数据资产水平进行测度,实证检验了数据资产水平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效果与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资产显著降低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数据资产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通过改善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和增强风险缓冲(提升资本充足率)两个渠道发挥作用;该效应在外部审计质量较高、资产规模较大以及位处要素市场发育较好地区的商业银行中更为显著。上述研究结论带来的启示:推动建立银行业数据共享平台,完善银行数据治理体系,促进高质量数据资产积累;完善数据资产会计准则,构建兼顾信息披露与商业保护的商业银行差异化披露框架;建立统一的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体系,规范数据市场交易,以此支持银行业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年 期 ;
[下载次数: 51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消费的法律治理

柯达;邓沛峰;

传统预付消费以市场准入与资金管理为代表的监管路径,由于激励性不足、违法成本低等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应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保护消费者财产安全权与知情权的同时,还可降低经营者的运营成本、增强预付资金监管效能。但与此同时,受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保障的预付消费,仍然面临预付资金财产权受缚、服务商法律地位不明、第三方平台的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利用机制存在不足等法律治理难题。为应对技术治理引发的法律局限,在资金端,建议按照“实质可追溯”原则缩小预付消费资金限额的适用范围,并确认用户、商户及指定运营机构之间的信托关系;在主体端,完善以指定运营机构为重点的监管机制,指定运营机构在合约拟定环节仅基于普惠原则提供基础性服务,同时在部署环节承担审核与监督义务;在数据端,平衡公私利益以优化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商业利用,强化第三方平台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义务,并区其公私属性。

年 期 ;
[下载次数: 26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基于国有企业“正向混改”和民营企业“逆向混改”的比较

刘岩;

基于2009-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后的ESG表现。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显著提高企业ESG表现,其中“正向混改”在非国有股东的治理效应影响下显著提高国有企业ESG表现,而“逆向混改”在国有股东的资源效应影响下亦显著提高民营企业ESG表现;无论是“正向混改”还是“逆向混改”,异质性股东委派董监高均可以强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ESG表现的正向影响;在环境规制严格的地区,“正向混改”提高国有企业ESG表现的效果和“逆向混改”提高民营企业ESG表现的效果均更为显著。上述研究发现带来的启示:深化“正向混改”治理机制改革,激发非国有股东ESG治理效能;优化“逆向混改”国有资本赋能路径,促进ESG资源协同增效;强化异质性股东委派董监高的实质性治理作用;构建ESG导向的混改评估体系,强化企业治理改革与环境规制的协同。

年 期 ;
[下载次数: 63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宫晓林;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兴起。本文在总结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概念、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战略、客户渠道、融资、定价以及金融脱媒等方面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短期内不会动摇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但从长远来说商业银行应大力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以获得新的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要依靠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自律、积极创新,还要吸引更多的客户、加强系统安全建设。

2013 年 05 期 No.441 ;
[下载次数: 57,507 ] [被引频次: 1,848 ] [阅读次数: 4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论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

吴晓光;曹一;

P2P网络借贷,即在网上实现借贷,借入者和借出者均可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实现借贷的在线交易,一切认证、记账、清算和交割等流程均通过网络完成,满足了人们对资本便利快捷的需求。本文阐述了P2P网络借贷的基本概念、发展情况和积极意义,分析了其业务流程可能引发的风险,认为应将网络借贷纳入监管体系,制定监管原则、模式、内容以及安全与技术指标,引导其健康发展。

2011 年 04 期 No.416 ;
[下载次数: 11,049 ] [被引频次: 836 ] [阅读次数: 21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美国众筹融资模式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肖本华;

近年来,众筹融资模式在美国发展较为迅速。本文分析了众筹融资模式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及美国众筹融资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美国JOBS法案有关众筹融资模式的内容进行解读。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条件下,我国可以试点发展众筹融资。

2013 年 01 期 No.437 ;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兼顾通胀稳定与资产价格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研究》(项目编号:09YJC790187);;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基金项目《江苏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0SJB790031);; 上海市教委知识服务平台(科技金融)和上海市教委金融学重点学科(编号:J51601)的资助
[下载次数: 15,292 ] [被引频次: 731 ] [阅读次数: 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股权质押、股权激励与大股东资金占用

陈泽艺;李常青;黄忠煌;

资金占用是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重要方式,已成为阻碍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顽疾"。本文从大股东融资约束视角出发,采用2007—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数据,研究股权质押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影响,分析不同股权质押情景下股权激励是否会降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大股东股权质押显著提高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股权激励降低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影响仅在高股权制衡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效应。防范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要完善对上市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机制,加大对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的力度;要完善资本市场监管制度和投资者保护机制,加大对资本市场监管和投资者保护的力度;要强化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建设,为减少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冲突、降低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可能性创造条件。

2018 年 03 期 No.49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机、经济后果与治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6721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研究、动机、经济后果与治理机制》(项目编号:71572165)的资助
[下载次数: 4,884 ] [被引频次: 622 ] [阅读次数: 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零售银行数字化转型:现状、趋势与对策建议

吴朝平;

随着数字科技的影响向金融领域渗透,零售银行的服务渠道和服务载体正在发生深刻调整,数字化营销成为商业银行促进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抓手,数字化转型成为零售银行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零售银行数字化转型具有必然性,是银行服务渠道和服务载体数字化迁移、"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快速转变以及商业银行应对同业、跨界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商业银行要积极把握数字科技带来的机遇,以更便捷接触客户、更高效服务客户为切入点,推进零售业务的全面数字化转型,打造一流数字化银行,全面拥抱数字化零售金融新时代。为此,要以APP、API、新型生态圈为抓手,引领零售银行数字化转型新时代;要以账户、场景、客户三大思维转变为保障,顺应数字科技发展趋势;要以平台、场景、产品、流量四个方面为支点,推进数字科技应用拓展。

2019 年 11 期 No.519 ;
[下载次数: 10,005 ] [被引频次: 415 ] [阅读次数: 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宫晓林;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兴起。本文在总结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概念、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战略、客户渠道、融资、定价以及金融脱媒等方面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短期内不会动摇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但从长远来说商业银行应大力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以获得新的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要依靠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自律、积极创新,还要吸引更多的客户、加强系统安全建设。

2013 年 05 期 No.441 ;
[下载次数: 57,507 ] [被引频次: 1,848 ] [阅读次数: 4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

缪陆军;陈静;范天正;吕雁琴;

“30·60”的双碳目标提出后,低碳发展成为国内各界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数字经济成为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在推动经济创新发展的同时,是否也能促进我国低碳发展?本文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模型系统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二者间呈现倒U型关系;第二,数字经济发展与创新效率之间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且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创新效率进而对碳排放产生间接影响;第三,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具有空间效应,但相较于对本地的影响,其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较弱。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启示:第一,要加快承载数字技术和平台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节能减排效率,减少数字经济发展中的能源消耗,促进数字经济内涵式增长;第二,在数字经济发展中要重视创新效率的提高,保障创新投入,降低投入产出损耗,从而确保创新产出的高效和高质。

2022 年 02 期 No.546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文化与旅游产业绿色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BJY211); 国家税务总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税务局横向课题项目《碳税政策及征管体系研究》;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培育项目(项目编号:17JGPY013)的资助
[下载次数: 32,031 ] [被引频次: 398 ] [阅读次数: 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吴婷婷;朱昂昂;

本文以2003年非典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为切入点,梳理分析非典疫情对于我国宏观经济、产业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新冠肺炎疫情与非典疫情在传染范围、外部环境、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等四个维度的差异,分别讨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供给侧、需求侧、金融市场、产业链和供应链、逆全球化的影响,以此探究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爆发时期以及在全球蔓延时期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两次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的同时,积极有序地推进全面复工复产,从供需两侧同时发力推动经济增长,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用,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应对逆全球化影响。

2020 年 05 期 No.525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全球金融危机视角下的金融国际化与国家金融安全研究》(项目编号:16CGJ006)的资助
[下载次数: 31,976 ] [被引频次: 126 ] [阅读次数: 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金融创新路径探讨

安国俊;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对强化国家科技力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也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带来了新动力。在央行工作会议重点提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和"十四五"阶段经济转型的背景下,针对目前绿色技术和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普遍存在的缺少相关标准、激励创新机制、融资难等系列问题,建议丰富绿色金融投融资渠道和产品创新体系,完善绿色金融标准,构建市场化的绿色技术创新的金融体系,发展激励创新制度和国际合作框架,积极推进碳金融创新,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推动地方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和气候融资试点,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路径进行探讨,为"十四五"期间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2021 年 02 期 No.534 ;
[下载次数: 21,265 ] [被引频次: 348 ] [阅读次数: 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美国众筹融资模式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肖本华;

近年来,众筹融资模式在美国发展较为迅速。本文分析了众筹融资模式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及美国众筹融资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美国JOBS法案有关众筹融资模式的内容进行解读。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条件下,我国可以试点发展众筹融资。

2013 年 01 期 No.437 ;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兼顾通胀稳定与资产价格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研究》(项目编号:09YJC790187);;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基金项目《江苏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0SJB790031);; 上海市教委知识服务平台(科技金融)和上海市教委金融学重点学科(编号:J51601)的资助
[下载次数: 15,292 ] [被引频次: 731 ] [阅读次数: 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more>>

最新动态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12,669
今日访问量: 17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